如何正确使用艾本德eppendorf Research plus手动移液器?
艾本德Eppendorf Research plus手动移液器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移液器之一,提供单道、8、12、16和24通道,固定量程和可调量程的多种型号,满足各应用领域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今天的文章帮助大家了解Research plus的各个部件,快速掌握这款手动移液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解决方式。一、外观结构

Research plus单道移液器

1.控制按钮
控制按钮和适配的Eppendorf epT.I.P.S吸头盒的颜色一致
⒉.体积调节旋钮(仅限可调量程移液器)
用于移液器的体积设定
3.吸头脱卸按钮
用于脱卸移液器吸头
4.体积显示窗口(仅限可调量程移液器)
从上往下读数,四位数字放大显示
5.密度调节孔
用于移液器的密度调节,出厂时贴有ADJ银色标签,表明符合出厂设定
6.密度调节窗口
移液器出厂时,默认设置为“0”
7.标记区
可用于移液器的标记,移液器序列号位于底部
8.套筒
用于脱卸吸头
9.弹性吸嘴
具有伸缩性的吸嘴,优化了安装和脱卸吸头的用力(不适用5mL和10 mL的移液器)
10.吸头
推荐使用Eppendorf epT.I.P.S.原装吸头,或子品牌LAVIBE吸头

Research plus多道移液器

注:多道移液器的上半部分,请参考单道移液器。
1.脱卸锁扣
用于拆卸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分
2.多道移液器的下半部分
下半部分可以自由旋转,旋转不会旋下下半部分。最外面两个通道具有1和8(或1和12)的数字标示
多道移液器的每个通道均有单独的活塞,即使安装少于8个或12个的吸头也可以使用,便于更换和维护
3.弹簧锁扣
按下即可打开下半部分的盖板
4.弹性吸嘴
具有伸缩性的吸嘴,优化了安装和脱卸吸头的用力程度,确保移液均一性
5.吸头
推荐使用Eppendorf epT.I.P.S.原装吸头,或子品牌LAVIBE吸头
6.盖板
下半部分的保护板,可打开

固定吸嘴间距多道移液器下半部分

1.机械耦合
2.8道移液器下半部分
吸嘴间距9 mm用于96孔板
3.12道移液器下半部分
吸嘴间距9 mm用于96孔板
4.16道移液器下半部分
吸嘴间距4.5 mm用于384孔板
5.24道移液器下半部分
吸嘴间距4.5 mm用于384孔板
二、操作使用


1000μL以下量程的移液器以L为单位显示体积
5 mL和10 mL量程的移液器体积以mL为单位显示体积
旋转移液器上端体积旋钮进行体积调节
从大体积调节至小体积时,逆时针旋转至刻度即可
从小体积调节至大体积时,可先顺时针调过设定体积,再回调至设定体积,可保证最佳的精确度


体积显示中会显示体积。小数位在小横线下面。
从上到下读取体积。配图设定的体积为80μL。


特别提示
安装适合量程的吸头,注意移液器、吸头和液体在同一温度
Research plus移液器具有弹性吸嘴,无需用力也可保证气密性,同时确保吸头装配的均一性
如使用5mL和10 mL不带滤芯的吸头,请使用过滤器;
如使用5 mL或10 mL带滤芯的吸头,则需要卸下移液器内的过滤器。因为过滤器和滤芯会相互干扰,造成移液器的第一档控制档失效
不可反复撞击移液器来确保吸头气密性,长期以这种方式装配吸头,会导致移液器的零部件因强烈撞击而松散,甚至会导致调节刻度的旋钮卡住。
小贴士
(1)如果吸头与移液器不匹配可能会影响使用效果,甚至实验结果。如果需要进行精密度较高的实验,我们建议老师们尽量使用艾本德或旗下耗材子品牌LAVIBE配套吸头或匹配性高的吸头。
(2)在安装吸头时,请尽量避免用力过度,否则可能损伤移液器内部的零件,进而影响移液器的精确度、使用寿命等。
(我们理解大量高重复性实验可能导致手部/手腕过度疲劳,甚至肌腱劳损,偶尔会力道失控,我们也提醒大家注意及时休息。)
4.吸液
将液体放在一个适合的容器中。对于多道移液器我们推荐使用溶液槽Tip-Tub座位液体容益。
按下操作按键至第一档(设定体积)。
吸液时,将吸头垂直浸入液体约4 mm(具体看以下吸头浸没深度推荐)。
在吸液时让操作按键慢慢复位。保持浸入深度,防止吸入空气。
吸取大体积液体时:将吸头保持浸入状态中约3秒钟。为了达到最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我们建议将每个新的吸头首先通过一到三次的吸液和放液进行润湿。然后再进行移液。
慢慢擦拭紧贴管壁的吸头外壁,确保吸头外壁无残留液体。
吸头浸没深度推荐


预润湿吸液
易挥发液体可以通过吸头预润湿的方式来实现精确移液
操作时,先吸入液体,排除液体,吸头内壁会吸附一层液体。连续预吸液3-5次,使吸头内壁吸附达到饱和


6.脱卸吸头
放液结束后,按钮一直按到底即可脱卸吸头
三、正向移液和反向移液
正向吸液一水溶性溶液的常规移液操作
吸头插入溶液,将移液器按钮按到第一档吸液,缓慢释放按钮完成吸液操作
放液时,先按到第一档,打出大部分液体,再按下第二档,将余液排出


反向吸液一微量、特殊液体的移液操作
通常与预润湿吸液方式结合使用,适用于粘稠液体和易挥发液体
吸液时将按钮直接按到第二档再缓慢释放完成吸液,这样会多吸入一些液体,打出液体时只要按到第一档即可
此时,吸头内部还有多余液体,可以补偿吸头内部的表面吸附,以弥补体积偏差


存放移液器
移液器可存放在旋转式移液器支架、壁挂式移液器支架内。如果移液器内仍有液体,一定要注意不要平放移液器,否则可能导致液体进入移液器内部,造成损坏。
四、常见问题
1.操作按键




五、注意事项
1.处理传染性液体和病原体细菌
(1)请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手册”等相关规定;
(2)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使用完毕后请做必要的消毒处理,避免导致其他使用者/接触者感染。
2.处理有毒、放射性或腐蚀性化学物质
(1)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安全数据表及使用说明,确认可以使用后再操作;
(2)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国家、实验室相关安全规定。
3.注意操作导致安全隐患
(1)切勿将设备开口指向自己或他人
(2)只有在安全操作下才可以将液体排出
4.配件选用
使用非Eppendorf公司推荐的附件和备件可能会影响设备的安全性、正常功能和精确度。由于使用非推荐的附件和备件或错误使用设备而引起的损坏不在Eppendorf公司的质保范围内。
5.特殊液体和温差导致移液体积误差
与水有很大物理性差异的溶液或在移液器吸头和液体间存在很大温差的溶液,可能会导致放液体积不准。请尽量避免移液器、吸头和液体之间的温差。
6.避免以下操作
吸入液体进入移液器内部会导致设备损毁,请注意
(1)不要将吸头中吸有液体的移液器横放;
(2)不要让任何液体进入此设备内部。
小贴士
正常情况,大家都不会故意让吸入液体进入移液器内部,以上操作往往是不经意间造成的,例如:
有些老师在实验示范时专注于授课内容或与学生互动,忘记手中握着吸有液体的移液器,习惯性地做出一些常规动作,如挥动手臂、背手、或随手将移液器平放于桌面等,进而导致液体进入设备内部。虽非有意,但是仍希望大家多加注意。